白鹤滩建设者的16年

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

2022922日,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8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,正式投入商业运行。至此,白鹤滩水电站左岸机组全部商运。在这青山绿水之间,东方电气白鹤滩建设者精益求精、勇攀高峰、无私奉献,铸就大国重器,筑就不朽丰碑。

16年,5840天。这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可以成长为玉树临风少年的时间;16年,数十载风雨,这是一粒种子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时间;16年,64季,这是一片土地可以收获16次丰收喜悦的时间……

16年,这也是白鹤滩从无到有,从零到建成投产的时间。

“白鹤滩”——一个响当当的名字,世界水电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目前全球在建规模第一、单机容量世界最大,坐落在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畔,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史诗级大工程。

东方电气的白鹤滩建设者们,是什么模样?

如果拉长时间坐标,放大这青山绿水间的光影,你会发现,这座伟大工程的背后,是一场青春与理想的双向奔赴。

勇攀高峰

历时五年,累计二十余次模型转轮优化,无数次的仿真计算、试验验证。他们是勇攀高峰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者。

王钊宁,41岁,白鹤滩水力开发副主任设计,水力设计高级工程师。2009年参与白鹤滩项目立项研究时,29岁。

王钊宁说:“在我们的研发过程中,难度最大、制造难题最多的一部分就是转轮,在白鹤滩项目上,我们一定要做到优中选优。”

精益求精

8台转轮,99.5%以上的焊缝合格率,他们说,精品的定义,只在毫厘之间。他们是精益求精、如琢如磨的专注者。

宜晓平,38岁,焊接工艺工程师,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。2017年入驻白鹤滩工地现场开展焊接制造工艺时,33岁。

宜晓平说:“就焊缝质量来说,白鹤滩转轮叶片跟上冠下环之间的焊缝最厚处达到了300毫米以上,每一道焊缝只有5到6毫米,任何一道焊缝没焊好,都会对转轮焊缝质量带来影响。”

无私奉献

1200多个日夜的坚守,695公里的乡愁,驻扎白鹤滩一线,实现百万千瓦机组安装“零偏差”“零配重”。他们是无私奉献、不计回报的坚守者。

陈传坤,41岁,水轮机安装高级工程师,白鹤滩工程“十大杰出青年”。2018年4月入驻白鹤滩现场时,37岁,4年年均坚守工地300余天。

陈传坤说:“我们现场安装调试服务团队是精品机组最后的守护者,必将团结协作、竭尽全力,确保白鹤滩项目机组实现‘台台精品、件件一流’。”

16年潜心研发、6年精品制造、4年精心安装,终于迎来白鹤起舞。2021年6月28日,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实现安全准点投产发电,各项指标优于精品标准,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。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,“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,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”。这是对我们牢牢把大国重器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充分肯定,也是对我们精益求精、勇攀高峰、无私奉献精神的极大认可。

十年磨一剑。在这个用16载岁月奔赴的征程中,有的人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,有的人从年轻力壮到白发苍苍,这项浩大的工程,记录了无数人的奋斗模样,蕴藏着无数人的心血与付出。

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,东电人也在这漫长的登顶之路上逐渐成长。你看,他们起明于东,创新的、专注的、坚守的,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去,那奋斗的姿态、专注的身影……不都是大国工匠的模样吗?

当我们细数那些宏伟工程建设的点滴印迹时,你会发现,他们最美的年华已经融入这浩浩荡荡的国家水电发展事业,随着这奔腾向东的长江之水一路高歌,留给世界光明与温暖。

你若问我,白鹤滩建设者们是什么模样?

我的回答是:创新者、专注者、奉献者,都是他们的模样!

点赞 11
(免责声明: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。)
提示:请关注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后,返回该页面即可点赞